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重磅:2016年度十大互联网产品预言

三节课  2016-03-18 08:48

[摘要] 我们试着从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出发,完成了这篇带有点儿预测性质的文章。

预言7、已经沸沸扬扬的微信应用号具体会长什么样?

2016年,按照张小龙年初提到的,我们必然将会迎来微信的“应用号”。

在此,作为一群天天跟各种产品打交道的人,我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微信应用号做了一些大胆的猜测。

我们猜想,微信应用号的产品形态和基本逻辑将会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微信应用号不会存在统一的一级拉新入口(也就是Tab入口),甚至没有统一入口。只有面向应用号管理者的管理入口。

2、微信应用号很可能和服务号一样,基于IM的基本结构形态打造而成,简而言之,虽然听起来有一堆服务,但事实上也是聊天框。例如——

以及,微信钱包中的各类应用,可能就是应用号的原型。

3、应用号的管理和添加更有可能出现在微信的“通讯录”中。如果是这样,那应用号的入库逻辑可能和公众号很相似。使用搜索、二维码等作为发现\安装入口,在通讯录中增加应用号的管理入口。如下图:

在搜索中,则可能有如下展示:

进入应用号后的样子,可能会是通过一个应用号框架,把目前的H5站点接入进来,并且打通账号和支付两个基础模块。

4、微信应用号很可能会跟微信现有的关系链关联起来。

假设一个场景:我周末无聊,一个人想去看电影,于是我打开了微信电影票的应用号,果断买了张票,然而一个人看电影无聊了!这时候,微信应用号的关系链分享功能触发(观察到你只买了一张票):“是否邀请好友一起去看场电影啊?”

选择邀请好友,应用号在我的朋友圈中添加了一条状态:“下午我去看《三体》这部电影,谁会陪我去呢?”

此时,我的其中一位朋友看到这条状态,他可以选择通过应用号购买了同场电影票,并获得优惠。

在这个场景中,我的朋友感知到了应用号的存在,并享受到了它的服务。甚至没有看到烦人的优惠券,就获得了折扣。

其实,类似的应用场景在Facebook里面已经存在,他的名字叫“sponsoredstory”,星巴克经常玩这个功能。(PS:sponsoredstory是Facebook的一种广告形态,很类似我们讲的应用号的使用场景。FB将每个服务提供者的webapp放入一个框架,并且提供FB资源给广告主去运营这个WebApp。)

如此一来,可能就完成了应用号虽不会给用户推送消息,但也能提供相当大的能量给到应用号的提供者,以帮助服务提供者提升留存。

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关于微信应用号的更多猜想和背后的逻辑分析,可参看三节课之前发布的另一篇文章《当我们在谈论微信应用号时,别忘了张小龙的逻辑》。

预言8、BAT大战的新炮灰:搜狐视频、糯米、钉钉?

一直以来,互联网都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老大和老二打仗,老三没了。比如:

58同城和某网打的死去活来,百姓网没了。

快的和滴滴打仗,摇摇招车死了。

爱奇艺和优酷打仗,土豆没了。

而在2015年,互联网的战场乱哄哄,由BAT撕逼而引起的各种连锁反应层出不穷。比如:

美大合并,糯米提前完成了KPI (排名第二),而惨的则是饿了么不得已被阿里口碑并购。

携程被百度入股,去哪儿被陪嫁送出。

腾讯入股京东,拍拍、易迅被送出,并进而寿终正寝。

阿里投资音乐,虾米被整合逐步失声。

来往PK微信失败,钉钉意外成名。

到了2016年,BAT间的撕逼必将继续,也必定还会殃及一批产品,对此,我们有如下一些猜测:

1、娱乐视频产业争夺继续,搜狐视频凶多吉少。

所谓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舟。业内不久前盛传搜狐视频被腾讯收购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互联网视频已经从产品创新、用户拉新的竞争阶段发展到了目前花钱砸内容、比拼贴片广告变现能力的阶段。而在花钱买内容和变现这两件事上,BAT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阿里投资的优酷、百度控股的爱奇艺、腾讯自己的腾讯视频将不断把战火往前推,这一切,可能都会让原本靠美剧和自制剧起家的搜狐视频压力山大、前途未卜。

2、本地生活服务进入成熟阶段,糯米凶多吉少,或将后一搏。

当百度拿出200亿砸向糯米的声音还没落下,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了。如果谁从第三一跃成为第二而且心情特别糟糕的话,糯米应该当之无愧。

团购网站虽然没有像出行打车市场那样烧钱烧得如此高调,但事实上之前三家的火拼也烧了不少钱。到了现在,大哥和二哥联合了,三弟该怎么办?

产品趋同、服务差异化小、体验改善不敏感,团购比视频的聚集度可能还高。回看历史,魏蜀吴三分天下,东吴还能拥有游刃有余的空间,而一旦魏吞并蜀,吴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3、钉钉踏着来往的尸体站起来了,却很可能会被微信企业号拦住前进的步伐。

在罗永浩代言钉钉之前,钉钉就已经悄然发展了起来。

因为其简单的设计、钉一下等功能足够性感,钉钉打动了很多中小企业老板们,成为企业管理应用中的一匹黑马,迅速发展了起来。

然而,在企业微信号出来后,钉钉能否继续发展,我们表示谨慎的悲观。

要知道,但凡和用户关系链相关联的事情上,腾讯往往可以做到后发先至。同样回看历史,此前腾讯邮箱起步时,网易邮箱已经拥有相当大的规模,但短短三四年光景,腾讯便凭借入口的便利性占领了的位置。

这一次,在基于移动端的企业通讯类应用上,张小龙还会再次重复当年的故事吗?

预言9、C2C付费咨询类产品将会批量死亡?

2015年,由“在行”而起,一大批C2C的付费咨询类项目纷纷兴起。但进入到2016年后,这个领域的景象,却并不乐观。

以目前来看,C2C付费咨询的模式,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具备这么几个特征——

1、用户习惯还很弱。大部分主流用户其实还并不存在付费约人面聊请教咨询的习惯,我们小范围做了一个调查,以三节课这样一个互联网基因还算强,对“学习”也还比较热衷的团队为例,全体22名员工中,只有2人曾经使用过在行约见过行家。

2、服务体验高度不标准。这导致了“行家咨询”作为一种服务,其实用户得到的价值也是极度不标准的,而且,这会进一步导致用户的选择和决策苦难,好比我要是一个新手,同样看到两个产品的行家,都收500块一,一个百度的一个腾讯的,我很可能无从判断我到底该约谁。

3、用户消费频次较低。用户单次消费频次基本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上,但有可能出现短期内集中约见一批行家的现象(比如我,曾经在1个礼拜内连续见过4位PR方面的行家讨教过一些问题),但一年内仅此一次。

所以,借由以上几点,我们认为,C2C咨询,其实是一种非标、低频、长尾的服务和需求。

面向这样的需求,其实市场上不太能够支撑众多的垂直项目,相反,如果真的发展下去,这个领域内可能更容易出现少数1-2家大玩家一统江湖的局面。

所以,我们大胆预测,2016,在C2C付费咨询领域,像“在行”这样的领先产品将会继续发展下去,而大量同类型小平台小产品将会批量死亡。

预言10、手机直播类产品迎来大爆发?

对一个侧重内容消费类的领域而言,要想突然爆发,一般要具备一下几个条件——

1、用户对某类内容的喜好通过长期积累和演变,已经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对应进行内容消费所需的技术、基础设施等已经成熟和得到普及;

3、生产相应内容的成本逐渐降低,让相应内容的供给不再稀缺。

而到了2016年,在手机娱乐类内容消费这个领域下,这三个条件都已逐渐成熟起来。

首先,用户对于内容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图7是我们根据当前的网络用户群体特征梳理出来的一张图。可以看到,如果用老中青三代人来表现的话,那么图中:

蓝色代表80前的“老人”,他们基本上活在5年前的PC互联网中,他们对“内容质量”的要求跟洁癖一样,喜欢看长文章,对“回忆”、“味道”很有冲动。

黄色代表70末-80年代出生的中年人,他们活在2010年后的PC和移动互联网的变革期,两边都不放弃。变革期的人是害怕“out”的,所以他们对及时性的要求变得很高,为了及时性可以牺牲质量,比如视频网站上追剧,希望更快看到新的影视剧。他们愿意消费内容,但不愿意创造内容。线上行为通常以自我表达为主,表达后不祈求一定得到反馈。

红色代表90后甚至95后的青少年们,他们很多人只活在移动互联网中,手机/PAD是他们的上网设备,不知道网线为何物。基本上这些人衣食无忧,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付费,非常愿意表达,而且非常希望自己的表达得到马上、即时、“为我而来”的反馈。

很大程度上,用户们的需求发生转变,其实是因为交互点发生了改变。原先的传统内容,跟用户发生交互的是“内容”本身,但现在的直播式内容,其实更强调的是“用户参与”,因为实时反馈,所以内容质量的下降也变得可以容忍,用户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从“关注内容”转向了“关注人”。(见图8)

但另一个层面上看,上面图7中我们提到的媒体、追星、视频、交友等都已经有比较成熟、大体量的产品了,唯有娱乐直播类的产品目前还未大范围得到普及。

其次,新技术的发展让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大幅下降。

视频对流媒体技术、带宽、直播设备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所以,技术的成熟和相应资费的下降,对移动端的视频消费类产品会有直接的影响,我们拿2016年和2013年相比。

相关的影响因素肯定还有很多,上面是我认为比较主要的几个点。以上几点基本上都是在价格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技术水平提升了,或者是WiFi覆盖率提升了,终结果就是用户的使用成本下降。

而往往当成本下降到一定临界点的时候,就自然会导致一些新事物爆发式的涌现,典型比如3、4年前的微博、微信,其实也是流量使用成本下降后的必然产物。

再者,对移动端视频而言,内容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已经下降到平易近人的地步

内容的生产成本降低,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内容的辅助制作工具在变得越来越简单。

当年的后舍男生同样是一代网红,但他们的内容制作还要掌握各种编辑软件,使用各种视频录制工具——起码一个摄像头你得有吧?而在YY盛行的年代,一个网红主播也需要在特定的房间里面去表演节目。

至于现在,要想进行视频直播,你只需要一个手机。多多,你还需要一个能帮你固定住手机的道具。

二是内容的策划和落实也越来越不需要复杂的准备。

在五年甚至更早以前,你得有完整、严肃的故事、大纲和脚本,才有资格让你的想法被变成视频。而到了2015年,你会发现,完全无需复杂的策划,你可能只是单纯的配音对嘴型就足以完成内容的制作了。

后,我们再来聊一下,为什么会是2016年,而不是再晚些?

几乎所有产品从出现到快速发展,都会经过几个阶段:

小规模探索期。一般是国外产品出来了,国内迅速跟进,现在几乎能做到1个月左右。这个时候出来的产品通常质量很差,卡顿、色情什么的很多,野蛮发展,这时候的产品通常是小圈子产品,只在大城市的小圈子有人用。

发展期。N个同质化产品(N>30)同时上线,开始有疯子公司开始补贴了,平台太多,网红都不够用了,这时候通常是一二线城市的特定圈子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人在使用了。与此同时,有一些产品发现混不下去开始转型了,比如专门做发布会直播、新闻性质的直播、游戏直播等。

高速发展期。很多发展期的公司挂掉了,或者转型了,网红开始不好混了,只能绑定到几家用户量比较大,比较固定的平台。至于这平台是谁?我也不知道啊...知道了我就买股票去了。

而对于观众来说,这时候的观众通常会聚焦到四五线城市的无为青年那儿了。而人钱花得差不多了,妹子也没泡来几个,发现妹子还都是跟有钱人玩,终于醒悟了,慢慢放弃。

稳定期。差不多就是一两家独大了...

以这个逻辑来类推,我们觉得,2016年的状态,可能会更接近于图10——

此外,对于网红群体来说,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一二线明星们是有专业的经纪公司,而YY时代的网红,更多是个人或小工作室操控。而现阶段,很多网红因为自身影响力的逐步增强,已经可以绕过小工作室,具备可以跟平台方直接谈判的资本了。这样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号称“卖艺不卖身”的网红们奋力参与到这个爆发的过程中来。

对于这个网红的发展过程,我们推荐大家可以参考一本描写岛国某现象级特定行业的书,书中完整讲述了该行业内类似的手艺人从集权控制到个体发展的演变过程,我们认为,这一过程跟国内网红业态的发展将会高度类似。

后,我们想说,手机直播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如果要说可能还存在什么变量,那一定是源自于第三方的“不可抗力”,比如“有关部门”的严管。

再次声明:本文仅为主观预测,不保证靠谱。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